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(前兴)62床,我们见证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救援。患儿睿睿(化名),一个仅有7小时24分的小生命,因“生后青紫、气促7小时余”于2024年4月19日由曲靖第一人民医院紧急转入我院。这位小战士的母亲在孕23周产检时就得知了孩子“右侧膈疝”的情况,尽管如此,家长依然决定给予孩子生存的机会,期待在重庆进行手术治疗。
医生会诊患儿胸片
然而,命运似乎给这个家庭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。孩子在曲靖第一人民医院顺产后,由于肝脏及肠管疝入右侧胸腔,右肺受到严重压迫且发育不良,出生后不久就出现了青紫和呼吸困难的症状。尽管产院立即给予了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,但症状并未得到缓解。在生后的7小时余,睿睿被紧急转入我院,入院后立即采取了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、一氧化氮吸入等治疗措施。
刘玲主任接受昆明电视台8099999栏目采访
ECMO抢救
面对重症膈疝带来的巨大挑战,尽管我们全力以赴,由于重症膈疝,睿睿的呼吸困难症状并未得到改善,肺动脉压持续增高,心功能进一步恶化。在这种情况下,睿睿的生命岌岌可危,不得不面临紧急手术。新生儿科联合心胸外科、PICU、心脏超声科等多学科团队紧急会诊后,决定立即给予ECMO体外生命支持治疗,为实施紧急手术治疗创造条件。
在团队积极配合下,2024年4月21日23点成功开始了V-A ECMO治疗。随着睿睿生命体征的逐渐稳定,4月22日15点,在ECMO的支持下紧急实施了胸腔镜下膈疝修补术。术后,睿睿带着ECMO转运回NICU,经过35小时的ECMO运转和床旁守护治疗,睿睿的心功能、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逐渐趋于稳定。终于,在4月23日14点,安全撤离了ECMO。
ECMO撤离
此次ECMO治疗不仅为睿睿赢得了宝贵的手术时间,也为后续的治疗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。现睿睿术后第14天,高流量吸氧下呼吸平稳,SO2%维持在92-95%,心功能已恢复正常,肺动脉压降至40mmHg。睿睿的精神反应及吃奶情况良好。
实施ECMO及术前的胸片、今天术后14天的胸片
这个病例不仅是云南省首例新生儿ECMO治疗病例,也是我省首例在ECMO生命支持治疗下完成先天性膈疝修补术的病例。该病例的成功救治,标志着我省危重新生儿的救治能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,同时,对于先天性膈疝的手术治疗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
在这场生命的接力赛中,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他们用精湛的医术、无限的爱心和坚定的意志,守护着这些脆弱而又顽强的小生命。正如睿睿家属所言:“看到医护人员拼尽全力、想尽办法抢救孩子,我们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感激。”我们相信,每个生命背后都隐藏着许多精彩的故事,每个经过我们ECMO团队抢救的患儿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。在他们精彩的故事里,也曾有我们ECMO团队绘上的精彩一笔。
ECMO:生命支持的奇迹
体外膜肺氧合(ECMO)是一种在心脏或肺功能衰竭时,暂时替代患者心肺功能的生命支持技术。它通过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,经过一个氧合器(类似人工肺),在那里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清除,然后再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,以此来维持关键器官的氧合和代谢需求。
ECMO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,包括但不限于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、暴发性心肌炎、心脏手术后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。它为危重患者提供了一个“生命桥梁”,在等待器官功能恢复或进行进一步治疗(如心脏手术或肺移植)时,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。
尽管ECMO是一项强大的生命支持手段,但它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,如出血、血栓形成、感染等。因此,ECMO的启动需要严格的指征和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。在ECMO运行期间,患者需要24小时的密切监护,医疗团队必须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紧急情况。
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,ECMO的成功率逐渐提高,已成为救治危重患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,更给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希望。
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
新生儿科建于1984年6月,是云南省成立最早规模较大的新生儿专科,对新生儿疑难危重症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,在省内率先开展多项新生儿临床诊疗技术,如新生儿血液净化、新生儿亚低温、肺部腹部疾病B超、围手术期病房,开展加速外科康复(ERAS),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及学术地位省内领先。科室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、云南省省级危重新生儿急救中心、云南省新生儿疾病研究中心、昆明市重点学术专科、昆明市科技创新团队、云南省新生儿医师培训基地。科室现有132名医护人员,高职人员14人,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,多人在各级学术团体任职,有各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8人。
科室设置及临床诊疗服务能力:
新生儿专科门诊:由新生儿科7名高职医师固定坐诊,年门诊达12万人次;门诊治疗室可进行光疗等诊疗技术。
新生儿科住院部:占地面积3200M2;有价值20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,包括呼吸机28台,脑功能监护仪10台,iNO治疗仪1台等;开放病床200张;住院部划分为5个区域。
推荐专家:
刘玲
现任新生儿科前兴院区科室主任,主任医师,硕士生导师,从事儿科及新生儿专业近30年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,特别擅长于危重新生儿、围手术期患儿的系统管理及早产儿的救治与随访。
昆明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
昆明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于1995年成立并独立开展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及普胸手术,为省内唯一的儿童心胸外科专科,已完成心脏手术近3000例,普胸手术4000例。
科室拥有高、中、初级医护人员,有各级学科带头人,结构合理,业务发展良好,有配套完善的监护病房,心脏手术最小年龄为出生后19天,体重1千克,在小年龄、低体重、复杂先心病的治疗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,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。科室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先天性食道闭锁及漏斗胸的微创手术治疗,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。科室是云南省心脏大血管重点专科、昆明市医学重点学科、昆明市心血管病中心儿童医院分中心、省市医保定点收治单位。
推荐专家:
曹 辛
心胸外科首席专家、主任医师、教授。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,在省内率先开展儿童胸腹腔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,培养了儿童心胸外科的专业团队,现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普胸协作组委员、中华医学会云南省心胸外科学会常委、云南省小儿外科医师学会常委、云南省胸外科医师协会常委、云南省心血管外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、云南省小儿外科医师学会常委、云南省胸外科医师协会常委、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小儿胸外微创学组常委。主持的科研课题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一、二、三等奖五项;发表专业论文80多篇;主编专著一部;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。
擅长领域:擅长新生儿、婴幼儿及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、食管疾病、胸壁畸形、肺、膈肌及纵隔等疾病的手术治疗。
洪 伟
心胸外科副主任(主持工作)、主任医师。毕业于昆明医学院,现任云南省医学会心胸外科学会委员、云南省胸外科医师学会委员、云南省医学会心胸外科学会胸腔镜学组委员、昆明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成员。工作期间曾先后到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、上海儿童医学中心、新加坡KK妇女儿童医院进修学习。工作以来,牵头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。主持及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,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科技成果奖1项,市级卫生科技成果奖1项、区级科学技术奖1项。日常工作中注意总结临床工作经验并撰写论文,以第一作者在各级医学期刊发表文章20多篇。
擅长领域:对于小儿心胸外科疾患,尤其小年龄、低体重先心病及普胸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。
昆明市儿童医院PICU
PICU科是对危急重症患儿进行集中管理、治疗的特殊救治场所。1983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立为全国十三家儿童急救培训中心之一;2005年被评为昆明儿童急救中心;2006年、2012年被评为昆明市第三、第四周期重点学科;2007年被评为云南省小儿急救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;2008年被评为云南省小儿急救研究中心。
科室人才队伍结构合理,拥有一支由高、中、初级职称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队伍。科室主任肖曙芳,主任医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,是昆明市卫生局学科带头人,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委员、中国救援协会儿童救援分会委员、云南省重症医学分会委员、云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常委、云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。2012年评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,2014年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。科室医务人员获省市级优秀护士3人,市级优秀护理管理者1人,昆医“三育人1人,昆明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3人。
PICU科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,现有病床24张, 拥有先进的诊疗仪器设备,如:多功能监护仪、无创呼吸机、常频呼吸机、高频震荡呼吸机、机转运呼吸机、血液净化机、血液灌流机、除颤仪、血气分析仪、床旁x光机、床旁B超等。主要收治的急危重症患儿有:重症肺炎、呼吸衰竭、心衰、严重心律紊乱、休克、癫痫持续状态、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失衡、重度贫血、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、各种中毒、溺水、危及生命的抢救等。科室对疑难危、急、重病患儿的诊治抢救处于省内领先水平。
推荐专家:
肖曙芳
PICU科主任,主任医师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昆明市卫生局学科带头人,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。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委员、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委员、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儿科学组委员、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特聘编委、云南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副主任委员、云南省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、云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委、急救学组组长、昆明市儿童医院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培训中心主任。先后到美国密西根儿童医院、新加坡KK医院、北京儿童医院、上海儿童医学中心、上海新华医院、复旦大学儿科医院、进修及参观学习。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,获省、市级科技成果奖励5项,主编专著2部。从事儿科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35年,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及较强的科研能力,在小儿危重症的救治及小儿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。
李斌
PICU副主任,主任医师。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(现华中科技大学),现任昆明市知名专家、先进工作者、昆明市急重症学专科分会委员、云南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委员会常委、云南省医师协会血液净化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委员等。先后到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、北京阜外医院、复旦大学儿科医院、华西医科大学、新加坡KK妇女儿童医院、波士顿儿童医院等进修学习,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出版专著3部,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励4次,获得专利1项。从事儿科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25年,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及工作能力,擅长小儿内科常见疾病、儿童中毒、心肺功能衰竭、肝肾功能衰竭、中枢感染、脑功能障碍、营养不良、胃肠功能衰竭等危急重症的急救监护以及机械通气、血液净化、体外膜肺等生命支持及监护技术等。